首页 > 新闻中心 > 问题解答 > 数字文旅展厅利器:物体识别桌拓展展项交互,实现哪些创新功能?问题解答
数字文旅展厅利器:物体识别桌拓展展项交互,实现哪些创新功能?
栏目:问题解答更新时间:2025-07-21整理发布:zbvision.cn已有 203人查阅在数字文旅蓬勃发展的今天,观众早已不满足于单向的展板信息灌输或简单的屏幕点击,传统展项交互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参与度低、信息承载有限、体验感单一。而物体识别桌,正以其革命性的交互方式,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利器”,为数字文旅展厅开辟了充满想象力的新空间。
物体识别桌超越了简单的触摸屏交互,能够通过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图像识别或多模态感知技术,瞬间“认出”放置在桌面上的实体文物模型、特定标识卡或其他定制化道具。这种能力如同赋予展品“开口说话”的本领,当识别触发,相关的数字内容——无论是高清影像、三维模型、动态演示、历史场景复原还是详尽的背景故事——便如画卷般在桌面上铺陈开来。
一、系统组成
物体识别桌绝非一块简单的触摸大屏。其核心魅力在于能够“看见”并理解放置在桌面的真实物体,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内容的无缝融合与深度互动。这套精密的系统主要由几大核心模块协同工作:
1.交互桌面
通常采用高亮度、高分辨率的大型水平或倾斜触控显示屏,确保优秀的视觉呈现与多人同时触控操作。
2.物体识别模块
它通常整合了高精度摄像头(置于桌面下方或上方)、先进的传感器以及核心的计算机视觉算法。该模块的核心任务在于:
精准捕捉:实时捕捉放置在桌面上的特定识别物(如文物复制品、定制教具、图形卡片、模型等)。
快速辨识:通过预设的特征库(形状、图案、编码、内置芯片ID等),在毫秒级内准确识别出是哪一个物体。
3.用户交互接口
支持多点触控,允许用户通过手势(如滑动、缩放、旋转)直接与叠加的数字内容进行互动,或触发更深层次的交互逻辑。
二、解锁的创新功能维
物体识别桌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展项交互的边界,实现了传统方式难以企及的功能创新:
1.“实物即界面”的多模态交互
将精心设计的实体道具(如缩微古建模型、代表不同文化元素的图腾块、考古工具复制品)放置在桌面,瞬间激活丰富的数字信息层。
摆脱了对单一屏幕点击的依赖,利用观众熟悉的、有质感的实物作为交互入口,操作更自然、更符合直觉,极大降低了学习门槛,提升了操作的愉悦感和真实感。
2.支持多个识别物同时放置并相互关联
观众可以自由组合不同的识别物(如代表不同历史人物、事件、地点的卡片或模型),桌面系统能智能识别组合关系,动态生成对应的关联内容、时间线或因果关系图。这打破了线性叙事的限制,赋予观众“策展人”般的权力,根据自己的兴趣探索历史脉络或文化联系,实现个性化的叙事体验。
正如上述所言,物体识别桌凭借其核心的物体识别模块和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正在重新定义数字文旅展厅的交互标准,实现了从被动观看到主动探索、从信息接收者到故事共创者的转变。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体验方式的革新,为文化传播打开了充满无限可能的新篇章。
如果您近期也有相关的数字展厅展项升级或创新规划需求,渴望利用物体识别桌等前沿技术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体验空间,我们拥有成熟的技术方案与丰富的落地经验,可随时为您提供专业咨询与定制化服务!

微信公众号(sz-zbvision) / QQ:2379056273
电话咨询:18617067979 / 0755-29887159
联系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大洋路90号中粮 (福安)
机器人制造产业园五栋101-103号